Featured image of post 「学术研究」从荒诞到科学:16—19世纪西方精神疾病治疗的艺术叙事

「学术研究」从荒诞到科学:16—19世纪西方精神疾病治疗的艺术叙事

第一作者-刘晋 第二作者-鹿栋 通讯作者-范淑英

成果名称 从荒诞到科学:16—19世纪西方精神疾病治疗的艺术叙事
成果性质 学术论文
成果学科 医学 艺术学
发表信息 《医学与哲学》2025年第18期 74-78页+封三
相关链接
个人满意度 8 / 10 ⭐️⭐️⭐️⭐️

成果摘要
通过对流行于 16—19 世纪西方社会的“疯狂之石”“纪念性画作” 与“患者肖像”等主题性绘画进行探究,认为这些美术作品以视觉形式记载了精神疾病治疗如何从荒诞到科学、从讽刺至理性的全过程,是探究当时社会文化与医学观念的重要媒介,在唤醒社会关注精神疾病、促进人文关怀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美术作品直至今日仍然在唤醒社会关注精神疾病、促进人文关怀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我们今天反思精神健康领域中的污名化、倡导人文关怀提供了宝贵的历史参照。

说明
此篇论文肇始于2023年12月的中山大学“人文•日出”论坛,当时仅是1篇略不成熟的3000字摘要。会议中潘大为老师等师友不吝赐教,使文章愈加完善。可惜会中抱恙,未有机会深入交流探讨。2024年5月重新梳理思路,全文初步完成。后来经范淑英导师、系内齐彬老师、单海兰老师等指点,使文章更为简练清爽。2025年9月,拙文终见“天日”,颇为感慨。感谢《医学与哲学》编辑部对拙作的建议与校正,其认真与专业态度令人钦佩。此文作为我2025年所发表的第1篇文章,也是学术生涯的第1篇核心论文,希望以此勉励自身不断进步。

论文全文(刊出)
从荒诞到科学:16—19世纪西方精神疾病治疗的艺术叙事

    / [pdf]

论文全文(草稿 / 未删节)
疯癫与血液、解放与文明——16-19 世纪西方艺术作品的精神疾病内涵

    / [pdf]
本网站已正常运行
发表了186篇文章 · 总计1,921.28k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