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d image of post 「学术研究」东亚道教文献的流传与衍变—基于《玉枢宝经》插图本的探究

「学术研究」东亚道教文献的流传与衍变—基于《玉枢宝经》插图本的探究

作者-刘晋

成果名称 东亚道教文献的流传与衍变—基于《玉枢宝经》插图本的探究
成果性质 学术论文
成果学科 艺术学 宗教学
发表信息 《收藏家》2024年第6期 74-88页
相关链接 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MsI1aVwi7T9s5jQXs9q4mDIRFgJOdB5qG0mbvppk7Wj8fRbuSq--aA5RYu-Eju1i9t9sWa6bL7IP2aWyR230gaYkjGfTcd4D2oUS_zmjwAzV4VcMKTYnqQ59dR-iWtsXTgpWVZhnl3T7sDVBTtVBzfD_tO67vnju&uniplatform=NZKPT&language=CHS
个人满意度 9 / 10 ⭐️⭐️⭐️⭐️

成果摘要
《玉枢宝经》是神霄派的重要道经文献,自14世纪起逐渐有插图本流行,现存插图本能够按照刊刻地点分为中国版本与朝鲜版本。通过对文献、图像的梳理、探究,可以发现,徐道龄在1333年刊刻的“集注本”被道教内部及当时的统治者认定为正统,并形成“至顺模式”这一相对稳定的配图模式。17世纪出现了并未遵循至顺模式的配图刻本,原因在于特殊的刊刻语境。至顺模式刻本在16世纪中期传入朝鲜,朝鲜编者根据成本、喜好等缘由对相关图像进行重绘,衍变出图像删略与图像改动这两种颇具特色的改绘方式。

说明
拙文《东亚道教文献的流传与衍变一基于《玉枢宝经》插图本的探究》初为本科学位论文之一章,为个人《玉枢宝经》研究系列第一篇。宗教典籍版本及其配图研究在大陆学界少有问津,研究之途可称坎坷万分。幸得本校范师、陈师提点,以及海内外高校、机构大家帮助,得以查核经籍、图像材料,其中不乏稀见而未得公开者。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拙文写成后因宗教选题,发表之旅不顺,曾心灰意冷。如今期刊版面可谓“洛阳纸贵",蒙《收藏家》期刊不弃,编辑部李老师对拙文多作肯定,不吝篇幅,终将拙文以示学界,望拙文能对学界研究有所助益,不负学界方家指点之谊。

论文全文(刊出)
东亚道教文献的流传与衍变—基于《玉枢宝经》插图本的探究

    / [pdf]
本网站已正常运行
发表了186篇文章 · 总计1,921.28k字